鎮江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鎮江醋極有為名之外,還有所謂的『鎮江三怪』,有個俗諺能非常生動的說明這三怪:
《香醋擺不壞、肴肉不當菜、煮麵放鍋蓋。》
也就是鎮江的三種特產:醋、肴肉和鍋蓋麵。
在鎮江街頭,到處可以看到鍋蓋麵的招牌,據說是古時候有人煮麵時放了鍋蓋來不及撈起,想不到格外好吃,從此鍋蓋麵成了鎮江特色。鎮江人一般是拿鍋蓋麵當早午餐吃。今天約了早上七點,親戚帶著鍋子,和我們一起去當地最有名的鍋蓋麵館外帶回飯店吃。
這家好再來麵館外觀不怎麼樣,但你看早上才七點鐘已經滿滿的都是人。
親戚說一般他們都是在現場吃,因為現在大陸已經不准使用一次性餐具,也就是我們說的免洗餐具,所以要外帶都要自己帶鍋子,比較麻煩。我覺得這樣真的不錯,光是一年就可減少很多免洗餐具的問題。
走進店裏看看:
廚房就設在這裏,也是顧客點單處。
看價目表覺得價格一般般,說不上特別便宜。
但你看這一個大碗公,女孩子肯定要兩人才吃得下一碗,相較之下價格便顯得實惠。
老板娘動作非常俐落的擺開一個個空碗,先放上豆干、香菜及佐料。
一大鍋傳統的灶裏,滾開著煮麵水。
麵有兩種,粗麵和小刀麵。我們聽從建議,選了小刀麵。
主角鍋蓋終於出場了!!
原來鍋蓋就是這麼小小一個,飄浮在煮麵水上頭啊!
小小的木頭鍋蓋在湯裏載浮載沈,快手快腳的老板就在一旁下麵,撈麵。
所有麵的澆料亦是現燙現下,但我沒有發現下料的鍋子在哪裏。
就在這熱騰騰的麵館旁,也是另一家鍋蓋麵,但完全沒有人氣。
聽說第三家這間邵順興是第二選擇。有時去得晚了,好再來已經休息,大家就會改到邵順興去吃。
只可惜我們匆匆忙忙帶了麵回飯店,一開鍋蓋大家三兩下就把麵分食殆盡,連照片也沒留下一張。只能說,真的是非常好吃的平民料理,不但麵條滑順可口,吸飽了湯汁,麵湯本身加了現燙的澆料及原本的醬油口味湯頭,滋味非常多重。不論是爺爺奶奶或是小朋友,通通非常喜歡。
如果有機會再去鎮江,湯包未必會吃,但鍋蓋麵我一定要再去嘗嘗!